中國“第一夫人”彭麗媛隨國家主席習近平外訪,其優雅得體的著裝引起世人關注,并受到海內外媒體稱贊。而有媒體確認,彭麗媛此次出訪的服裝提包均出自廣州企業。受此消息提振,25日,A股服裝板塊表現活躍,朗姿股份、大楊創世兩股漲停。(3月26日《現代快報》)
這幾天,無論是辦公場合還是大街小巷,人們都在談論著有關“第一夫人”的話題。許多人將彭麗媛和宋慶齡拿來對比。彭麗媛也因為端莊大氣、優雅精致的外在形象被譽為我國近幾十年以來當之無愧的“第一夫人”。而其穿衣裝扮的風格,被譽為“麗媛STYLE”。其手提包及衣服的品牌,也被網友認了出來,據了解是出自廣東一家叫做“例外”的服裝生產商。
在許多城市,這個名叫“例外”的服裝專柜出現了脫銷的情況。更加讓人感覺意外的是,彭麗媛還帶動了A股服裝板塊的活躍表現,一天之內造就兩大服裝股票漲停。應該說,“第一夫人”彭麗媛不僅僅完成了對“例外”品牌的一次代言和營銷,更是在世界范圍內,完成了對“中國制造”所有服裝品牌的代言和營銷。
“眼球消費時代”里,所有能讓消費者產生美感的畫面,都很容易成為一次成功的營銷。春晚上,王菲戴美瞳,整個淘寶網上的美瞳業務能夠火上大半年;牛莉穿了粉色呢子褂,同樣帶動了相關品牌銷售量的大漲。至于富貴如“第一夫人”彭麗媛者,其在公眾場合下的任何一個穿衣打扮,也都可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市場效果。正如美國“第一夫人”米歇爾·奧巴馬,對其穿過的服裝品牌帶來了強大營銷力:一份2010年的調查顯示,2007-2010年3 年時間內,美國“第一夫人”米歇爾·奧巴馬為她穿過的服裝品牌帶來了總計約27 億美元的經濟效益。
國產服裝業,在“麗媛STYLE”的影響下,必將迎來一個春天。但是,這并不意味著,國產服裝品牌就可以享受于這樣一次成功的營銷活動之中,相反,擺在國產服裝品牌面前的,還有許多要做的事。對于任何一個商業品牌而言,找到代言僅僅是成功的開始,更關鍵的,一個品牌還應當把自己的品牌形象維護好——這離不開質量的提高、風格和口味的高雅化、售后服務的優質以及對創新的孜孜以求。
長期以來,世人提及“中國制造”,也多半與便宜的玩具、總出毛病且善于模仿的手機、廉價的T恤以及簡單的電子設備聯系在一起。“中國制造”的視頻廣告,故然登上過美國時代廣場的大屏幕,但是,除去為國外名牌產品代工的那部分,真正能夠撐起“中國制造”門面的國產商品尤其是服裝,確實捉襟見肘。以至于國人一旦有了錢,就喜歡去歐美消費,在國內賺錢,在國外花錢。
其中的原因,是糾結而復雜的。一方面,有時候我們的“中國制造”(包括服裝生產),確實不爭氣,正如有些小作坊,寧愿去花幾百萬資金去上一條生產山寨手機的生產線,也不愿意自己創立一個獨特的有風格、有質保的品牌;另一個方面,在國人的消費觀念之中,“中國制造”或多或少的已經成廉價、山寨、模仿、質量難以保證、售后服務差等聯系在一起,“國產”二字,很像扶不起的劉阿斗。
“麗媛STYLE”是對“中國制造”的成功激勵。不過,“師傅領進門,修行靠個人”,國產服裝品牌,如果不在品牌形象與質量上精益求精,國產服裝未必就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。“麗媛STYLE”是一次機遇,但留給服裝生產企業老板的,更多的卻是挑戰。